學校文化建設是以學校文化為抓手、優(yōu)化配置學校文化要素、全面驅動學校系統(tǒng)思考和整體改進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包括學校文化建設理論、學校文化建設實踐、學校文化建設工具三個知識模塊。
學校文化建設是由其建設目的、價值取向、途徑和方法構成的組合拳,是以學校文化為抓手、優(yōu)化配置學校文化要素、全面驅動學校系統(tǒng)思考和整體改進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通過學校文化建設,學??梢砸龑熒掷m(xù)樂觀地投入到工作與學習中,掌握以學校文化建設為抓手進行系統(tǒng)思考與整體改進的方法論和認識論工具,建設價值驅動型學校以形成優(yōu)質教育群落,最終引導學校成員過一種氣質優(yōu)雅、舉止從容、內容完整、精神健康的美好教育生活。
12年來,筆者主持和深度參與了學校文化建設項目數(shù)十個,發(fā)表成果300余萬字,出版了學校文化研究三部曲,感覺應寫盡寫,應做盡做,仿佛已到盡頭。但謹慎思之,其研究和實踐之細節(jié)還需要進一步夯實。概括而言,學校文化研究和實踐包括三個知識模塊,即學校文化建設理論(包括學校文化定義與定位、學校文化結構與分類、學校文化團結與沖突、價值驅動型學校、學校文化建設與評估指標體系研究等內容)、學校文化建設工具(也稱學校文化管理工具箱,包括六項工作制度、五步工作法、四項管理策略等程序性知識)、學校文化建設實踐(包括組織設計、課堂觀察和課例研究、課程體系建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成長與評價等細節(jié)性操作知識)。在已有學校文化建設研究和實踐基礎上,學??梢試@這三個模塊抓住其中的三個長進點,以求得細節(jié)上的厚實增長和顯著進步。
這個長進點屬于學校文化建設理論知識模塊的內容之一。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對學校整體發(fā)展的系統(tǒng)思考,需要簡潔明快的高度概括和果斷宣稱,這就是學校文化定位及其表述。其作用是:把散亂的珍珠穿成項鏈,相當于繩子;建設學校文化體系的邏輯起點,相當于地基;系統(tǒng)思考學校整體發(fā)展的工具,相當于抓手;代表學校成員的身份歸屬和組織認同,相當于紐帶。學校文化定位是對學校辦學理念體系和實踐體系提綱挈領的概括,是二者的上位邏輯。它是學校發(fā)展的定海神針,可以防止學校發(fā)展出現(xiàn)戰(zhàn)略漂移;也是學校文化的圓心,學校有它才能畫好自己的圓。
1. 正視學校文化定位中的“概念叢林”現(xiàn)象
近年來,我國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在大力推行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大量使用“某某教育”“某某文化”等文化定位方式的現(xiàn)象,如幸福教育、綠色教育、生命教育、真文化、善文化,等等。盡管這種學校文化定位表述方式簡單好用,但也極易產(chǎn)生“概念叢林”現(xiàn)象和感覺,從而影響對教育本質和管理規(guī)律的理解。因此,對于學校文化定位及其表述方式的深入研究,應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點和長進點之一,其長進方向是學校文化定位應準確、熨帖、合身,表述個性多元又朗朗上口、易于傳誦。
2. 尋求適合學校自身的文化定位表述方式
學校文化定位常用兩種表述方式。一是“某某教育”“某某文化”的表述方式,這種方式能綱舉目張,概念的操作性較強,也便于闡述和分解,因此更接近中小學的管理經(jīng)驗,在實踐中仍然可用,但必須是來自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實踐線索,同時對此提法需有明確的符合校情的解釋。二是用辦學理念體系中的關鍵詞語或句子定位學校文化的做法,即在已經(jīng)確認的學校辦學理念體系中選擇學校成員認為關鍵的、所珍愛的理念,可以是一句話或一個短語,也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個字;可以是學校核心價值觀或校訓,也可以是辦學目標或育人目標的簡練表達,或是與此有關的單獨一句話,要求提綱挈領,簡潔為好。
需要說明的是,上面兩種學校文化定位表述方式?jīng)]有本質差別,只是表述形式上略有差異,學校偏好哪種就選哪種。例如:四川省成都友誼小學“良師益友在友誼”的文化定位來源于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就比“友誼教育”的定位方式更有個性、更加豐富。該校在進行文化定位時,與專家小組整合了多條線索和要求并進行學理思考,最終立足于學校實際和國家與時代需求,汲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教育心得,將學校文化定位擴展為三條線索并依此展開:友誼、德行和見識。其中友誼來自校名和校史的直接線索,德行和見識是拓展線索,能夠修正友誼主題的單一感情線索,使其內容更加貼近和符合教育本質、目的和學校任務,也能全面體現(xiàn)時代精神和國家對教育的要求。同時,“良師益友”一詞本身就包含了有德行和有見識這兩條線索,友誼既代表學校及其歷史,也代表友好的情感線索,其“文化包漿”和年份感一呼而出,有了學校自身文化的模樣。
這個長進點屬于學校文化建設工具知識模塊內容之一,同時學校文化評估和測量工具研制將是下一步研究的第二個長進點。十幾年來,有關這項內容的研究一直位列理論研究的重點,且從未中斷。
1. 研發(fā)學校文化整體評估問卷和矩陣模型,形成學校文化建設工具箱
以筆者所在的學校文化研究團隊為例,我們最初采用借用工具的形式,選擇了一部分成熟量表收集數(shù)據(jù),包括組織氛圍調查問卷、教師組織承諾量表、最難共事者和學生學習投入量表等,并利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實物收集法、測驗法、觀察法等,從教師和學生滿意度、校長管理風格和管理效能等方面收集學校管理現(xiàn)狀數(shù)據(jù)和資料,但此階段使用的屬于局部數(shù)據(jù)收集工具,明顯缺乏學校文化整體評估工具。
2010年,由筆者所在團隊自主研制的學校文化整體評估工具產(chǎn)生。其中的《學校文化發(fā)展狀態(tài)評估問卷》依據(jù)假設設計了包含辦學理念認同、學校領導價值觀、學校管理行為、教師內在滿意度、教師外在滿意度、學校辦學績效、學校外部環(huán)境在內的七個維度,并依據(jù)試測數(shù)據(jù)進行了項目分析、鑒別度檢驗、信效度分析,然后根據(jù)訪談結果進行了修改完善,最終由4個一級維度、12個二級維度和40道題目構成。其中4個一級維度包括學校文化參與性(主要考察和測量學校教師的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學校文化一致性(主要考察學校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情況)、學校文化適應性(主要考察學校對外部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包括對周邊環(huán)境及家長的各種變化或要求的捕捉能力和反應速度)、學校文化使命(主要考察學校是否具有遠大而明確的目標和志向)。問卷采用里克特5點量表形式,α系數(shù)為0.970,問卷測量一致性好。
2019年,筆者所在團隊成員又利用組織文化系統(tǒng)模型構建了學校文化評估矩陣模型,形成了由小學生問卷、中學生問卷、教師問卷、家長問卷、校長問卷構成的工具套件。在評估模型構建環(huán)節(jié),研究者選取28所中小學的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等不同群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焦點小組訪談,編碼分析訪談數(shù)據(jù)。之后又通過專家評估法改進優(yōu)化評估模型,形成適用于學校文化評估工具研制的評估矩陣模型,從價值論、架構論、類別論、工具論及故事論五個橫向視角,以及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四個縱向視角,設立了60個初級評估指標。在評估工具研制環(huán)節(jié),對試測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了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信效度分析,整體信度良好。正式施測環(huán)節(jié),采用方便抽樣法收集來自13所學校的4505名學生、教師、家長的有效數(shù)據(jù),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統(tǒng)計和結構效度分析,同時對基于理論模型產(chǎn)生的競爭模型進行了比較分析。在評估工具應用環(huán)節(jié),結合質性與量化數(shù)據(jù)進行分群體差異分析,運用TOPSIS指數(shù)以及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GRA指數(shù)對個案學校進行排序,并根據(jù)學校文化評估模型的五個橫向維度對個案學校進行分析,印證了聚類分析所反映的成熟型、中等型和待改進型學校文化指數(shù)的三種類型。
2. 繼續(xù)研制學校文化整體評估量表,完善中國學校改進模型
迄今為止,由筆者所在團隊研制的學校文化建設工具箱已經(jīng)形成,上述的學校文化整體評估問卷和學校文化矩陣模型只是其中的兩個。在此基礎上,學校文化評估和測量工具研制的長進點有兩處。一是按照學校文化建設的知識系統(tǒng),繼續(xù)研制學校文化整體評估和測量工具。上述兩個工具都屬于文化輪廓評估工具,既借鑒了國外企業(yè)的文化評估框架和理論模型,也進行了本土研制和修訂,工具質量表現(xiàn)良好,專業(yè)性科學性強,今后仍有用武之地。除此之外,學校文化建設作為中國學校改進模型,還需要繼續(xù)研制一個符合自身知識系統(tǒng)和操作框架的學校文化整體評估量表。如可以我們的學校文化定義作為理論框架,把成果之一的《北京市中小學學校文化示范校建設與評估指標體系》(2015)的44個觀測點轉化成題項,形成量表,密切吻合、精密匹配已有的研究。二是需要加強實證范式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的運用,采用實驗法和非等同對照組等方式檢驗項目學校的發(fā)展與變化程度,使用等級程度更高、可靠性更強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一步驗證、修訂和完善模型及其理論。
這個長進點屬于學校文化建設實踐知識模塊的內容之一,其中的關鍵知識是“六項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六項工作制度”是學校文化建設的組織機制,包括核心工作站制度、聯(lián)系人制度、專家小組工作日制度、三方聯(lián)席雙反饋制度、課堂觀察和課例研究制度、兩種信息管理制度。“五步工作法”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框架性知識,包括準備、診斷、策劃、落實和見效5個方面17個辦法,這是學校改進相對完整的過程和一個周期,可以循環(huán)往復創(chuàng)造性使用。
1. 使用“六項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需量力而行
“六項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說起來簡單,其實每個方面都需要足夠的專業(yè)功夫和日久天長的研究積累。對于研究者和實踐者的合作而言,使用這兩項關鍵知識時,無須苛求一步到位,需量力而行。在以研究者為主的專家小組介入學校文化建設的早期,容易越俎代庖,承包學校文化診斷、策劃、評估的所有工作,送給學校很多“魚”,如學校文化建設方案、課堂觀察工具、課例研究報告等。隨著研究的深入和賦權增能思想的影響,專家小組在給予學校“魚”的同時,應注重給予和培育學校的“打魚”方法。
2. 深度踐行“五步工作法”,引導學校形成科學管理的習慣
“六項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已經(jīng)解決了學校文化建設實踐中的大部分問題,但還需要細節(jié)上的厚實和長進。“漁魚計劃”就是針對這個需求而提出的,它是指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相結合的學校文化建設方法,即以研究者為主的專家小組以工具知識模塊引領學校成員有意愿和有辦法參與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具體做法是講道理給程序、找工具給模板、專家說學校做,深度踐行“五步工作法”,引導學校逐步學習和形成好的管理習慣,避免偷工減料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首先,學校成立由校長親自領導的學校文化建設小組,由學校管理干部、教師代表及大學專家等組成。該小組成員一定要“民間化”,不可只有專家。然后,建設小組選擇至少三個組長,分別負責學校文化建設計劃制訂、校史材料收集和分析、學校文化建設現(xiàn)狀調研三項任務,利用上下結合的民主方式形成三個中心,層層發(fā)動教師,在半年之內或更長時間內完成學校文化建設計劃、校史調研報告和學校文化現(xiàn)狀調研報告三個成果。在此基礎上,學校召開學校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作為啟動儀式,由校長做動員報告,三個組長做研究匯報,標志著學校文化建設啟動并進入診斷環(huán)節(jié)。
其次,在學校文化診斷工作日結束之后,學校文化建設小組在專家小組引導下,在兩周內完成診斷工作日內所有訪談記錄、頭腦風暴記錄的整理。專家小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會提供學校文化建設方案數(shù)據(jù)收集框架和模板,內容包括學校文化定位及其緣由、學校文化定位的闡釋、學校辦學理念體系建設、學校辦學實踐體系建設。學校如能在專家指導下完成學校文化建設方案是最好的,如不能,可由專家小組在與學校文化建設小組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執(zhí)筆完成學校文化建設方案。接下來,學校要征求教研組和年級組、學生及家長代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等各方意見,并在匯聚分析這些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修改方案,在無大分歧的情況下解讀方案,最后在方案通過大會上布置下一階段工作,進入方案執(zhí)行階段。
學校文化建設方案可看作是學校改進的地圖,學校文化建設小組在實踐中還可以把方案分解為五個具體計劃,其中黨建工作和干部隊伍建設由書記負責落實,管理文化建設由校長負責落實,教學文化、課程文化和教師文化建設由教學副校長負責落實,學生文化和公共關系文化建設由德育副校長負責落實,環(huán)境文化建設由后勤副校長負責落實。同時在落實的幾年中,學校文化建設小組要保持思維高度和組織戰(zhàn)略高度,推進學校文化建設進程:負責人定期述職,做到每次會議有記錄、有錄像;對于關鍵小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加以識別和慶祝,以鼓勵全員的信心和興趣;鼓勵成果可見化,及時萃取組織經(jīng)驗;定期召開研討會,引導學校成員投入其中。人人開心有成果,事事有人愿意做,這就是學校文化建設所期待和成就的美好教育生活的樣子。